紅瓜子傳媒首頁>相關(guān)資訊>最新動態(tài)>這三種被低估的能力,盡是大智慧

這三種被低估的能力,盡是大智慧

瀏覽次數(shù):194       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9-10 16:44:12
分享到:

紅瓜子 -專注短視頻的制作 推廣和培訓(xùn)12年

來源 | 人民論壇網(wǎng)(rmltwz)

隨和

隨和的人有人緣、有運氣,隨和是一種素質(zhì),一種心態(tài),一種被低估的能力。 隨和,不是唯唯諾諾,而是“一點浩然氣,千里快哉風(fēng)”的灑脫。隨和,不是人云亦云,而是“牢騷太盛防腸斷,風(fēng)物長宜放眼量”的淡泊。


與人為善,隨和是一種素質(zhì)。

隨和的人總是能在堅持原則的基礎(chǔ)上,秉持謙遜謹(jǐn)慎的態(tài)度。
他們堅守底線但不固執(zhí),把握原則但也尊重他人。

隨和的人都懂得與人為善,能夠把握生活中的“度”。說話有分寸,分得清輕重,不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得理不饒人。

與人為善,你尊重別人一點,你未來的路也會寬一點。
隨和的人朋友多、人緣好。

寬宏灑脫,隨和是一種心態(tài)。

世上事,你越想得到的,越得不到;你不想得到了,反而能夠得到。
人一旦隨和了,看淡了,學(xué)會知足了,好運自然就來了。
 
始終如一,隨和是一種能力。

隨和是一種穩(wěn)定的能力,一天兩天的隨和不是真隨和,長久如一的好性情才是真正的隨和。
 
隨和是一種能力,隨和的人能夠做情緒的主人,在大風(fēng)大浪中保持定力。

沈從文的后半生經(jīng)歷世事沉浮,支撐他走下去,推著他走過苦難的恰恰就是隨和柔軟的性情。

在動蕩的年代,沈從文被安排打掃女廁所。某一天,沈從文與侄子黃永玉在一條胡同中相遇,擦肩而過的時候,沈從文對侄子說:“要從容啊!”

變通

變通,是人生的大智慧。
墻,推倒了就是門

禪師給小和尚出了一道題:
 
把你放在一個四面是墻的房間里,房間里有扇門,你要找到它,因為你只能從門中出來。
 
小和尚找了很久,連磚縫也沒放過,最終確信沒有門,只有墻。
 
小和尚想:沒有門,就不能自己造一扇門嗎?
 
于是他推倒了一面墻,把它變成一扇門,施施然從門中走出來了。

心態(tài)決定狀態(tài)。人生有無數(shù)道墻,各種的困境,它們是阻礙,也是機遇,只要跨過去,就是一片坦途與光明。
 

《易經(jīng)》是一部講變化的書。
所謂:“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是以自天佑之,吉無不利。事物達到極點時就會變化,變化就能通達,通達就能長久。 

五百年前,王陽明歷經(jīng)生死劫難,在貴州龍場悟道歸來,行到洞庭湖時,他的學(xué)生冀元亨請教老師,何謂“心即理”。 王陽明笑而不答,喚書童取來一本《戰(zhàn)國策》,翻開第一頁,是一本戰(zhàn)國詳細(xì)地圖。 王陽明把地圖扯下來,撕成一張一張的紙片,然后遞給冀元亨,讓他重新拼接起來。 這是一張戰(zhàn)國初年的地圖,除了我們熟知的七國之外,還有中山、魯、鄒、外加一些少數(shù)民族小國。 冀元亨搜腸刮肚,動用一切知識,也只拼出了山東六國,然后無奈地望著老師。

王陽明微微一笑,把紙片交給了書童。 冀元亨內(nèi)心不以為然,我都拼不起來,這個書童又如何能拼起來。 誰料,書童全然不看戰(zhàn)國地圖,而是把紙片翻了過來,那是一幅劉向(《戰(zhàn)國策》作者)的畫像。 書童笑著對冀元亨說,只要把人(畫像)拼起來,這地圖自然也就拼好了。 冀元亨頓時領(lǐng)悟。

路不一定直著走才省力,有時候,拐個彎反而是在走捷徑。成大事者要有遠見,可以看重結(jié)果,不必拘泥于過程。  “三七開”


“三七開”,是生活的最高境界。
  • 人生三分選擇,七分放下


魚和熊掌不可兼得,人生路上不可避免要有所選擇,有所放下。 當(dāng)你為了做出選擇而必須放棄一些東西時,請記住,好好享受自己選擇的,迅速忘掉自己舍棄的。因為選擇后的糾結(jié)沒有任何作用 。 學(xué)會選擇,懂得放下,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。
  • 處世三分糊涂,七分清醒

 清醒做事、糊涂做人,是立身處世的救命法寶。
很多時候,糊涂不是傻氣,也不是愚昧,而是一種氣度、一種修養(yǎng),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。 
  • 和家人糊涂,家庭合睦;

  • 和朋友糊涂,友情穩(wěn)固;

  • 和同事糊涂,工作順手。

 做人做事,不斤斤計較,不患得患失,這是一種胸懷。這種人不張揚,不高人一等,平易近人,反而更易得到眾人的歡迎。

  • 成敗三分做事,七分做人


心理學(xué)家丹尼爾說: “你讓人舒服的程度,決定著你能抵達的高度。 不管何年何月,樸拙,才能贏得尊重;不管何時何地,真誠,才能打動人心。
  • 生活三分得意,七分失意

 
若是論逆商,三國時期的劉備必然榜上有名。 他先后投靠公孫瓚、陶謙、呂布、曹操、袁紹、劉表,寄人籬下,屢戰(zhàn)屢敗,依然手無寸土,流離四方。 他白手起家,二十多年風(fēng)雨,受過多少辱,忍過多少恥,或許連他自己也記不清。 可是不管處在什么位置,遭遇多少失敗,劉備從不氣餒。 劉備的一生,便是三分得意,七分失意。

人生本就是一道未解的選擇題,有得意,有失意,從不圓滿,也不全是遺憾。
不去強求完美,做真實的自我,讓人性回歸到本真的狀態(tài)。不苛求自己,不委屈自己,努力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,快樂就在身邊。

轉(zhuǎn)載僅供分享,感謝原作者辛苦創(chuàng)作!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