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瓜子 -專注短視頻的制作 推廣和培訓(xùn)12年
來源 | 人民論壇網(wǎng)(rmltwz)
靜,則一切豁然開朗
曾國藩說:“心靜則體察精,克治亦省力。”
意思是心靜能夠體察事物的本質(zhì),發(fā)覺事物的精微,處理事情也能夠省力,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一個人內(nèi)心不靜,很難真正思考問題,做人做事也一定會浮躁。
心靜使人理智,在冷靜的觀察中審時度勢,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斷,而急中生智,也只不過將腦中一切無關(guān)的事,快速調(diào)整為“靜音”狀態(tài),頓時生出化解危難的智慧。
所謂“靜能生慧”,心靜有利于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一則故事,讀來耐人尋味。
父親丟了一塊表,抱怨著四處尋找,可怎么也找不到;
等他出去后,兒子悄悄進屋,不一會兒就找到了。
父親很好奇,
兒子則回答:我就安靜地坐著,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,表就找到了。
這就是“心靜”的力量。《大學(xué)》說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??梢哉f,靜是安定、思慮和有所得的基礎(chǔ)。
一杯混濁的水,放著不動,這樣長久平靜下來,混濁的泥渣自然沉淀,終至轉(zhuǎn)濁為清,成為一杯清水。
水靜下來才會清澈,才能映照世界。人心也是如此,只有人心靜了,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,細細品味生活。而慢是靜的前提。
堅守內(nèi)心的寧靜,保持清醒的頭腦,才能見天地之精微,察萬物之規(guī)律。
人生會遭遇許多事情,其中很多是難以解決的,這時心中被盤根錯結(jié)的煩惱糾纏住,茫茫然不知如何面對,如果能靜下心來處理,往往會柳暗花明。
每臨大事須有靜氣
古人說:“每臨大事須有靜氣。”
打仗是生死攸關(guān)的大事,曾國藩在《主靜箴》中形容為“后有毒蛇,前有猛虎”。
軍機瞬息萬變,稍有不慎,就會吃敗仗,這關(guān)系到將士乃至自己的身家性命,作為湘軍最高統(tǒng)帥,曾國藩在戰(zhàn)事最艱難的時候,也免不了萬般焦慮,六神無主。
一旦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他都會到小樓上獨自靜坐一會兒,這個時候他早年開始修煉的靜坐功課就發(fā)生作用了,他能讓自己靜下心來,做出正確的決策。
曾國藩說:“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,若一慌忙,便恐有錯,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?故從容安祥,為處事第一法。”
遇事就緊張,臨事就慌張的人,難成大事,就是因為缺了“靜”和“安詳”的智慧。
人到中年,見聞增多,閱歷漸豐,人脈豐富,辦事有方,這是好事;但同時人也變得思慮過重,欲望太多,精力分散,神志紛亂,則又不是好事。
如何讓復(fù)雜變得簡單,紛亂變得清晰,分散變得集中,讓心神變得清澈?
這更需要靜下心來,老子說,“靜為躁君”,“靜”是去“躁”的良方。
靜不僅是一種智慧,靜還是產(chǎn)生智慧的土壤。
所謂靜生百慧。
道家言:“靈臺清靜,靜能生定,定能智慧生 。”
佛家也說“靜能生慧,慧能生智。”
儒家亦認(rèn)為“靜能生慧”。《昭德新編》說:“水靜極則形象明,心靜極則智慧生。”
一個人內(nèi)心不靜,很難真正思考問題,做人做事也一定會驕矜、浮躁。安靜的人會仔細觀察中審時度勢,更容易深入思考,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感悟人生道理。
心有多靜,福有多深
古人說:“凡心靜則神悅,神悅則福生。”
心靜能使人精神愉悅,精神愉悅就會有福氣降臨。
曾國藩說:“人心能靜,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。靜在心,不在境。”
物隨心轉(zhuǎn),境由心生,心若靜好,幸福常存。
我們總是把人生的種種得失,融入于我們的感情,得之則喜,失之則悲。
生活就是這樣,忙忙碌碌,平平淡淡,
人生就是這樣,坎坎坷坷,起起伏伏。
生活在于過程,猶如生命在于成長。平淡不是無味,而是生活的真味;平淡不是無所求,而求得的恰是人生的本質(zhì)。
量有多大,心有多靜;心有多靜,福有多深。
人生之苦,在得失間。心靜的人心量大,拿得起,放得下,無意于得失,澄然無事,面對萬丈紅塵,寵辱不驚,看庭前花開花落;去留無意,望天空云卷云舒。
花謝芳不敗,心靜人自在。心有多靜,福有多深。心靜了,才有閑心品味出已有的幸福。
轉(zhuǎn)載僅供分享,感謝原作者辛苦創(chuàng)作!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